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日”不落
日元的介绍
日元是日本的官方货币,于1871年制定。日本作为二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拥有全球前列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日元也是战后升值最快的货币之一,因此日元在外汇交易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常在美元和欧元之后被当做储备货币。
日本自1886 年起采用金本位制,并发行可以兑换金币的日本银行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废除了金本位制, 1964年日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布雷登森林体系瓦解后,日元在1971年实施浮动汇率,此后日元日趋坚挺,与美元的弱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并成为较强的国际货币。
经济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11年全国GDP总量为5.855兆美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约45,774美元,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从1968年开始直至2009年,日本保持世界第2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的地位长达41年之久,直至2010年,中国的GDP才超过日本。
日本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en:Japanese post-war economic miracle)。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经济出现平均10%的增长,目前日本拥有的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的景气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
日本主要的出口对象包括美国(22.8%)、中国大陆(14.3%)、韩国(7.8%)、台湾(6.8%),香港(5.6%)(2006年)。主要的出口产品包括汽车、电子产品、电子机械及化工产品。日本天然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原材料都靠进口。
主要进口伙伴对象包括中国大陆(20.5%)、美国(12.0%)、沙特阿拉伯(6.4%)、阿联酋(5.5%)、澳大利亚(4.8%)、韩国(4.7%)和印度尼西亚(4.2%)(2006年)。主要进口产品是机械、矿物燃料、食品(特别是牛肉)、化学制品、纺织品和原材料。
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大陆。
科技
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第三,特别是在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领域。日本全国有近700000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三,日本在电子、手机通讯、汽车、机械、工业机器人、光学、化学、半导体和金属领域都是世界领先。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用机器人都是日本制造(742,500中有402,200个)。
交通运输
日本以江户时代的五街道(东海道、中山道、奥州街道、日光街道、甲州街道)为基础,明治维新以后完成了密度非常高的现代化陆海空运输网。虽然日本国土狭小,但道路总长度却居世界第 6位、铁路运输量为世界第3位、航空运输量世界第2位。2004年,日本公路长度达1,177,278公里,铁路长度23,577公里,还拥有173个机场[55]。日本国内有全日本空输和日本航空两大航空集团。日本铁路系统同样四通八达,新干线是全世界最早实用化的高速铁路系统,日本东京地下铁也为世界地铁流动量第一多,其次为莫斯科地铁、首尔地铁、上海地铁及北京地铁,而日本也是高速铁路系统的输出国之一。
服务业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东京证券交易所年交易量在全世界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2006年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达549.7兆日圆,居世界第二位。
制造业
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世界最大游戏商Nintendo也是在日本创立,其游戏代表人物为玛利奥、产品为红白机(已停止维修)、NDS及Wii等,业务更扩展至美国、欧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漫画
高度发展的日本漫画已经成为世界漫画当中具有独特风格以及庞大影响力的流派。日本的漫画读者包括了所有的年龄层,因此日本漫画的题材非常广泛。1950年代以后,漫画逐渐成为日本出版业的主要部分。2006年漫画市值更达到4810亿日圆。除了一小部分漫画是彩色的[66] 之外,大多数日本漫画采用黑白印刷。
在日本,漫画一般在漫画杂志上连载,毎期漫画杂志可包含多个漫画系列,但毎个系列只刊登一个章节留待下期继续。如果某个漫画系列已连载一段时期并且受到读者欢迎,那个系列通常会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在单行本中可收集多个漫画章节(与漫画杂志不同,一本单行本仅限于一个漫画系列)。
日本拥有大量的漫画读者。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日本设有专门的漫画咖啡厅(漫画喫茶),在那里读者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漫画,许多人还在漫画咖啡厅过夜。日本漫画向海外输出始于1970年代末。近年来,日本漫画业向全球扩张;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漫画也越来越普及。许多外国出版商在取得授权后翻译和发行外文版日本漫画。
其他
日本只有15%的土地是可耕地,政府给予农业高度的补助与保护。除了稻米之外,日本有50%的农产品都仰赖进口。日本是海洋国家,渔业发达。捕鱼量占全球的15%,仅次于中国排名世界第二。日本的能源高度仰赖进口,几乎所有石油都是进口。
除此之外,日本的文化和景点也让日本带进不少可观的收入。日本的电影和成人AV 也不能忽视,是日本一大重要的收入来源。
日元的早期走势
1971年日本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当年12月的汇率是1美元:308日元,之后日元不断升值。
1995 年4月,日元创下战后最高纪录1美元:79.75 日元(期货最高来到1日元:1.2625美分),1995年是国际社会颇多动荡的一年,突发事件频繁, 日本为了关西大地震后的重建,赎回大量的海外资金;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破裂后,美国为了报复,对日元暴升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随后墨西哥发生金融风暴,墨国 为稳定披索汇率而大量抛售美元,同时美国出钜资援助墨西哥,使得美元下跌,日元飙升对日本经济摆脱金融危机极为不利,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与日本政府再度携手合作,同时与日本、德国和瑞士央行联手干预,将日元推进到1美元:104日元(1日元:0.9615美分)。
1998 年日本经济形势最艰难的一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下降到-5.3% ,第二季为-3.3%,银行坏帐严重,同时期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日本海外出口市场和投资市 场冲击巨大,而日本政府对经济衰退束手无策,频繁出炉的经济政策毫无作用,民众的不满引发桥本内阁的下台;8月底开始,日元大幅回升,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成长放缓,美日贸易进一步扩大,导致日元在短短2个月内反弹到114.33(期货在8月底贬值到1日元:0.6807美分)的价位。
2011/3/18 –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正值樱花盛开的浪漫之际,日本遭遇超强地震等一系列灾难。灾难场面震撼人心,福岛核泄漏控制面临极大挑战。对内,日本需要进行财政 刺激来重建经济,尽管已经背负了高额的预算赤字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外,作为第三大原油消费国、第二大美国国债债权国的日本发生地震后,全球股市和原油等 大宗商品纷纷出现剧烈震荡。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所说的一样,日本地震是该国在“最坏的时间发生的最坏的事”。
自地震发生当日,日元兑美元汇率逐步走高,3月17日,因市场猜测日本政府因忙于避免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风险而推迟干预外汇市场的时间,日元大涨至二 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度触及每美元76.36日元的峰值,当日更是出现在短短26分钟之内大涨4.5%的情况,在外汇市场实为罕见。
但随着3月18日早间,G7默许采取联合干预行动,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表示,日本央行将在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日元兑美元急挫3%, 突破81.00关口。G7声明称, 将密切关注汇市 , 美国,英国,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将参与日本的干预行动。汇市过度和无序地波动将伤及经济和金融稳定。G7声明 称,对日本经济和金融业的韧性抱有信心。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称, 由于日本央行的资金注入, 货币市场正开始恢复平静。
除此之外,地震的影响不止是当下,不止是日本!而是后续的重建,而是撼动全球市场,虽然暂时难以估算大地震的损失规模,但能肯定的是,这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遭遇的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一个个数字,预示着日本震后经济提振面临着难关险阻。
地震后的影响:
1)日本政府公布的初步估计结果表明,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及海啸,所造成的住宅、道路破坏等直接损失额可能在16万亿日元到25万亿日元之间。
2)世界银行发布报告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将使日本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0.5个百分点,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五年左右。
3)为了消除市场恐慌,日本央行宣布再度启动2万亿日元的立即注资。自地震发生以来,日本央行已连续6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货币市场注资,其中的立即注资总额达40万亿日元。
4)核能发电在日本总发电量中占30%左右,核电厂的损害使日本的供电出现问题,因此后市需要大量依靠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进行发电,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日本的石油需求将不断增大,从而进一步推高石油价格
5) 虽然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地区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但该地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目前来看汽车业遭受损失最严重,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本田、日产共有22家工厂已关闭
6)全球约20%重要电子产品均由日本供应,此次地震、海啸及核电厂辐射泄漏危机,必将影响到全球电子业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7)日本震后短期内,水泥钢材等建材产品供需将出现逆转,而随着灾后重建工作展开,中国建材企业应当而且也能发挥较大作用。对照2010年日本水泥产能6147万吨发现,今明两年日本水泥供应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
日本经济对外发生重大变化
日本财务部在2005年的上半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情况显示,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所的收支盈余首次超过贸易盈余。日本媒体认为,这表明日本对外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开始从“商品输出导向”向“资本输出导向”转变。
据日本财务部统计,在2005上半年经常项目收支中,贸易盈余比上半年同期下降了30.8%,约4.9万亿日元;所的收支盈余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7%,达5.7万亿日元。由所得,贸易以及服务手指组成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为8.8万亿日元。
导致日本投资所得收入超过贸易盈余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盈余减少和对外投资大幅增加。在贸易收支方面,尽管出口总额更新历史最高纪录,但石油价格暴涨和进口增加等原因促使贸易盈余减少。另一方面,日本对外直接和间接投资不断增长,投资收益剧增。
日本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局认为,日本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推动了海外投资所得大幅增长(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中,汽车和电子产业最赚钱。日本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北美市场投资 );海外股票,债券等都大幅度增加。 尤其是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后,中国和日本都出资购买该国的国债来帮助稳定市场,从而又加剧了海外投资的收益。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日本媒体认为,按照“发展阶段”,日本已经从一个“未成熟债权国”向“成熟债权国”走出了第一步,日本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是,目前日本所的收支中的直接收益比重还很小,主要为对证券等的间接投资收益。专家认为,只有海外直接投资收益的比重大幅提高,日本才能成为真正的“成熟债权国”。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认为,最近贸易顺差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石油暴涨导致进口额增加,如果原油价格回落,明年以后的贸易顺差很可能会增加。日本4月1-10日录得贸易赤字4551.6亿日元,年率上升163% 。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